新浪科技讯 4月13日下午消息,在2021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甘斌就“创新不止,共赢5G未来” 进行主题发言。甘斌总结了华为无线持续创新的三大DNA,并表示将通过三大DNA持续技术创新,实现5G产品引领和产业引领。
甘斌开场以近期支持厦门马拉松的5G超级上行方案举例,从2017年首创的上下行解耦方案被标准接纳,直至完备的超级上行方案在厦门马拉松成为一大亮点,支持全新的观赛体验和新兴直播场景。华为一直在进行类似超级上行的创新,甘斌表示:“华为通过5G持续创新,致力于把多天线技术带入每个频段、每个场景;通过联合定义5.5G产业方向,做好关键技术准备,实现持续引领。”
甘斌着重提到的多天线Massive MIMO是5G核心技术,也是5G极简网络之本。到目前为止,华为5G Massive MIMO产品部署已超百万站。甘斌回顾华为Massive MIMO的创新历程,总结了持续创新的三大DNA。
一是深刻洞察产业方向。在5G研发初期,华为洞察出5G兑现全覆盖Gbps体验的基础是Massive MIMO技术:要兑现Gbps的极致体验需要大带宽,要提供大带宽需要在更高的频段上,而高频段发挥大带宽优势又面临着连续覆盖的挑战。Massive MIMO应运而出,通过多天线波束赋形增益弥补传播损耗,可以在高频段上实现和LTE共站建设,并发挥高频大带宽的优势,Massive MIMO成为一致性高体验的5G网络规模部署的确定性方向。
二是联合客户持续创新。华为联合全球客户,深挖客户痛点持续创新,是产品领先的原因之一。在韩国,对设备安装的重量要求严苛,楼顶安装基站设备有承重限制,为此,华为在2018年通过材料、散热等系统性创新将Massive MIMO重量减少至20kg,满足单人安装诉求和屋顶承重要求;在欧洲很多国家,面临天面受限的难题,存在30%的单天面场景,同时,高度限制、新抱杆申请周期长等问题也是困扰运营商的大难题,为此,华为在2019年率先推出A+P天面,创新性的把2/3/4G天线和5G AAU融合在一起,同时把高度做到了2米,满足了天面安装要求,帮助欧洲客户突破单抱杆部署限制。
三是力出一孔饱和投入。在识别战略方向后,华为通过多梯队、多波次的饱和投入,聚焦战略方向,在算法、功放、材料、天线、散热等各领域积累了大量领先优势。按照“商用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节奏进行多梯队循环创新,并通过多波次饱和投入,保持产品领先。以Massive MIMO为例,早在2012年,华为就进行了4G Massive MIMO的技术验证;到2014年,4G Massive MIMO进入预商用,同步5G的Massive MIMO又开始了技术验证;通过多梯队、多波次的迭代优化、饱和投入,领先业界的5G Massive MIMO在2018年就实现了规模商用。
正如甘斌开场所说,创新是一场马拉松,TDD Massive MIMO的创新实践只是开始。继承三大DNA,华为提出面向未来的“1+N”5G目标网,指出未来需要全频谱、全场景走向多天线,构筑1个普遍覆盖的宽管道、N维能力按需叠加的极简目标网络。
首先,推动多天线从TDD走向FDD,并最终走向全频段。在TDD上,华为推出了带宽最宽的Massive MIMO,最大支持带宽可以达到400MHz,满足运营商不连续离散频谱或共建共享场景。在FDD上,华为提供了业界唯一可商用FDD Massive MIMO,大幅提升小区容量至4T4R网络的5到6倍;同时,搭载业界首款数字化天线的FDD 8T8R方案,可以让FDD多天线实现灵活部署。
其次,推动多天线走向全场景,从多抱杆走向单抱杆,从室外走向室内。华为推出的业界首款64T BladeAAU Pro解决方案,单抱杆实现64T64R Massive MIMO和Sub3GHz全频段部署。针对室内场景,华为推出业界唯一室内分布式Massive MIMO,创新的将Massive MIMO的技术理念引入到室内数字化头端实现,最高可达64收发通道能力,实现室内千兆体验。(张俊)
原标题:华为甘斌华为5G三大创新DNA将多天线带入每个频段每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