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作者:左岸,36氪经授权发布。
“之前的副业现在变成主业了,在朋友圈卖点儿电动口罩、体温枪、消毒酒精什么的。”
在和一位做导游的朋友聊天时,她这样形容自己从一月底到现在的状况。
进入3月,不少远程办公的公司都恢复办公了。对于很多人而言,回到办公室的感觉,才真正有了那种上班的滋味。但也有些人,上班的情况就像那句玩笑话一样,“等我想回去上班时,发现公司没了。”
上周末,旅游行业发生的大事莫过于媒体爆出百程旅行网发布内部信,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资金不能维系公司继续运转,决定关闭公司并启动清算准备。百程旅行网事后否认了破产清算,但作为一家阿里投资的新三板上市企业,这个消息对整个行业带来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
无论百城旅行网的境况与疫情有多大关联,谁也不会否认这次黑天鹅事件对旅游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No.1“非常”长假带来的巨大影响
对于我的那位导游朋友而言,在朋友圈做微商是一种暂渡难关的手段,而全国近80万名持证导游(30%为签约导游、70%为社会导游)所面临的困境,很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再扩大范围来看,对于国内近3000万旅游业直接就业群体而言,目前最为期待的则是景气的尽快恢复,以及如何迎接未来几个月开始的这个不同寻常的“旅游旺季”。
2020年的春节,国内旅游业遭遇的这只“黑天鹅”过于突然。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此前综合预判,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预计能达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而早先时候携程发布的《2020春节“中国人旅游过年”预测报告》显示,在一切如常的情况下,2020年春节或将有4.5亿人次出游。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1月26日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也直接宣告了旅行社和导游行业漫长假期的开始。
崔先生是辽宁沈阳一家地接社的导游,公司以前主营土耳其、希腊等热门旅游地的接待、服务。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显然是崔先生从业以来最清闲的一段时光。直到3月1日,他依然没回公司上班(并非不愿意回去,而是公司还没恢复营业)。
作为国内疫情防控较好的省份,辽宁的生产生活已经基本恢复。不过,当路边烤肉店都纷纷开业后,很多旅游业者依然还在“放假”。
崔先生表示:“现在出境签证基本都停了,好像就剩下泰国和马来西亚还行,对我们旅行社来说,几乎没有可以做的业务了。”
公司不开门,崔先生只能赋闲在家,他透露现在每天除了偶尔转发一下公司群里的宣传海报,做的最多的就是和朋友一起打打war3消磨时间。
崔先生的朋友圈
“旅游行业有很明显的淡旺季,春节就是其中最大的旺季,好的时候组团社那边能分几百个团吧。“谈起往年的战绩,崔先生感慨道,“今年春节之前其实订单很多,但后来几乎都取消了。年后最近一段时间本就是淡季,现在这情况更没有人出国旅游了。”从理论上来说,出门旅游还有自由行这一可行方式,“可现在谁敢去啊,国外签证都办不了,国内换个地方都得先隔离14天。”
游客减少,旅行社先受一定的影响,接下来则是酒店、景区、OTA平台的连锁反应。
根据途牛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1月21日至2月2日,共协商资源端各类更改动作约50万次;另外,携程网协商资源端发生的各类更改动作,也超过了50万次。
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分别负增长56%和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负增长69%和20.6%,全年减收1.18万亿元。
显然,景气恢复之前,很多旅游从业人员仍要扛过最后的艰难时刻。
No.2副业做成主业的导游们
就像崔先生说的那样,现在整个旅游市场从理论上来看,就只剩下自由行还有机会。目前,全国各大景区也在陆续重新恢复营业。近日在网上还出现了一些著名景点游客排队的场景。
但考虑到现实情况,这样的景象依然是少数。特别是“排队视频”引起争议之后,部分景区为了限制人流量也迅速做出了调整。
至少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无论境内还是境外旅游,在组团游停摆的情况下,众多导游仍将是“待命”状态。
前述那位导游朋友小李,本职工作是某国企旅行社的签约专职导游,平时主要带韩国和东南亚的旅行团。据她透露,往年平均每个月会有20多天在国外,因为自己主要带出境团,基本工资加上其他收入每个月能有个一万多元。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工作被迫按下暂停键,小李的收入大幅压缩,于是开始做起了微商的小生意。她之前因为做些代购的业务,所以加了2000多微信好友,如今这些“好友”成为她最大的财富。最近一个月,小李索性在家做起了朋友圈生意。
“突然间发现没事干了,总不能一直在家呆着,总得找点儿事做。虽然之前代购的活干不了,但朋友圈卖些东西还是可以的。其实我也算不上真正的微商,也不囤货,单纯的就是帮朋友在朋友圈打打广告,自己赚点儿提成。”小李表示,目前电动口罩、洗手液、消毒酒精还都算硬通货,“这段时间卖得还不错,也算赚了点生活费,当做补贴家用吧。”
小李表示,基本上认识的同行都在做一些副业,“大家都是在尽全力找事情做,我感觉大多数都是在通过微信卖东西,毕竟导游的微信里都有很多好友和微信群,算是积累下来的一些优势吧。有卖化妆品的、卖水果的,甚至有个同事正在弄什么数字货币。”
将副业做成了主业,自然只是暂时的,未来几个月后如果能够正常恢复运营,导游行业会立刻进入正轨。
对于未来几个月后前景,小李坦言依旧心里没底儿,表示会和其他同事一样继续等下去。“只能等全面恢复了,现在没什么办法。我倒是不担心公司会坚持不下去,好歹也是个国企。最坏的结果,就是我和几个同事已经做好歇半年的准备了。”
No.3迎接“春天“之前的必要功课
旅游行业受到冲击,从业者生活遇到坎坷,他们在期待“春天“到来的同时不仅在忙于自救,也有一些人在进行未雨绸缪的准备。
一位专做华东地区精品团的旅行社负责人表示:疫情过后,第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整个旅游市场会迎来一轮报复性的增长。如何在这股压抑数月的报复性市场增长中分得更多“蛋糕”,是很多旅行社正在思考的问题,“我觉得一是看行业参与者在此之前做了哪些充分准备,二是要看大家对未来旅游行业的变化做了哪些新的调整。”
景气的恢复,可能会在今年十一长假之后,甚至会是明年的上半年才会到来。在这个漫长的静候期,旅游市场的参与者如何应对变局?
一位行业分析师告诉懂懂笔记,他们根据2003年SARS疫情结束后的市场状况做了分析,结论是恢复期会在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行业洗牌和淘汰会加速,但供给侧质量会有更为明显的提升。他以国泰君安证券当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深度复盘2003年SARS》为例,表示2003年7月初旅游市场全面恢复正常后,只在十一期间出现了较大反弹下(客流增速、旅游总收入环比增长分别为11.5%和13.07%)。
直到2004年春节期间,市场才迎来了报复性增长。“但是很多抗风险能力小的酒旅企业、旅行社出局,也让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经营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根据近期中国旅游研究院面向旅游供给侧的专项调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对于未来市场恢复的预判,有26%的调查对象认为疫后会迅速恢复,66%认为会延迟1~3个月恢复;另外有70%的调查对象表示疫情结束后即全力开展市场促销,全面恢复生产经营。
目前部分机构积极采取的应对办法,就是“用户身体走不出们,那就让他们的心先走出去”。能够正常的看到,近期国内很多景区、博物馆都在线上开展了相应的直播和云端游览模式,帮助宅在家中无法出游的游客来一场“云旅游”。
其中,不乏西藏布达拉宫以及各大省级博物馆等重量级的旅游景点。布达拉宫首次的线上直播,就吸引了超过100万人在线观看。据不完整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000家景区先后开通了线上游览服务。其中,部分公园、景区及国内大型旅行社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通了自己的频道,相当一部分优质短视频内容更是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用户反馈。
而地区性的旅行社也同样在发力线上的推广,只是这些区域性的旅行社更聚焦本地用户,以及公司员工所掌握的私域流量。类似崔先生这样,每天的朋友圈和好友群里转发公司的各种宣传海报就是典型例子。
能够正常的看到,在一条条直播弹幕和短视频点赞的背后,都是一颗颗(游客)躁动的心。这些手机屏幕中展现出来的画面,也将在“特殊时期”给每一位参加云旅游的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待疫情散去,今天打下的基础或许就是他们未来的首选。
【结束语】
根据携程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数据显示,疫情过后,85%的用户仍会继续今年的旅行计划。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旅游一直是一个刚需市场,它并没有消失、只是被迫延迟。而这份长达数月的推延,考验的正是整个旅游行业的耐力。一位导游,一位民宿业主,一家旅店,一众旅行社和OTA平台,都在“活下去”的信念中咬牙坚持。最重要的是,只有在谷底时未雨绸缪,才能在报复性增长期到来之时,拿到更多的机会。